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第443页(433字)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传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释迦牟尼是佛教教徒送给他的尊号,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

佛教开始是以反婆罗门教而产生的,在创教过程中又吸取了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它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指所谓众生的苦难和解脱苦难的办法),十二因缘(分析造成苦难的根源),八正道(修行的方法),六道轮回(认为一切生物都要在天、人、魔鬼、牲畜、地狱、饿鬼等六类中不断流转,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以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主张人们应该禁欲,抑制自己追求生活的意向,人生的目的就是解脱一切,通过修行成佛(佛即觉悟的意思),达到涅槃(意为人死后升入最完美、最幸福的精神境界)。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分成了“小乘”、“大乘”两派。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印度本土的佛教从公元8、9世纪逐渐衰落,至13世纪终于消亡。

佛教(主要是大乘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经魏、晋、北朝到隋、唐达到全盛时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