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电影电视辞典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电影电视辞典》第432页(748字)

格式塔心理学(亦称完形心理学)于20世纪初形成体系,其重要研究对象是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

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贝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1916)一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麦克斯·威特海默的《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1919)一文,对电影的似动现象和深度感按照格式塔的“整体构成”原理进行了心理学的解释。他们认为影像的运动学和深度感不仅产生于观众的生理机制(如视觉暂留现象),而且依赖于“特殊的内心体验”和把各个画面组织成更高层次的动作整体的心理过程。

明斯特贝格还用注意、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范畴对应说明电影的特写镜头、视角变化、剪辑形式和叙事结构。

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1932)中系统地研究了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心理的结构能力说”提出“局部幻象论”,认为由于心理活动的参与,影片只要再现现实的最需要的部分,观众就会获得完整的印象,感知活动可以对各感觉器官提供的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爱因汉姆还提出“形象偏离说”,认为“只有在现实与表现手段不一致的场合,艺术家才有发挥创造力的余地”。他认为,借助于机械工具所达到的对客观现实的冷漠再现不能构成艺术,艺术作品是借助特殊表现手段对现实的变形。所以,他反对完整再现现实的电影手段,鼓吹无声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格式塔心理学电影美学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性,突出整体性的意义,把它抬高到与事物的本来感知不甚符合的抽象地位,作为变形,失真等艺术形式的依据,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们从心理学角度对电影现象的重视,开拓了电影研究的视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