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543页(684字)

亦称“存贮论”。

研究库存系统储备定量管理的最优化问题,是运筹学中最早富有成果的分支之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物资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往往不同步,这在客观上就需要设置一定的库存系统,建立相应的储备,起保证、调节和缓冲作用,使物资的供应与需求取得协调。但是,储备过多,供过于求会造成积压,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储备不足供不应求,发生缺货,使生产中断或失去销售利润,也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储备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利的,那么究竟应该存储多少,才能保证在数量上既是足够的又是最低的,而且需要的费用为最少,所得的经济效益为最大,这就是库存论所研究的课题。

它的主要内容有:库存系统的管理目标及其评价指标、库存物资的管理范围和分类、库存策略、库存模型、库存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等优化问题。库存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哈利斯(F.W.Harris),他于1915年发表了着名的、古典的“经济订货批量公式”。

早期对发展库存论作出贡献的还有欧文(H.S.Owen),威尔逊(R.H.Wilson)等人。到了50年代,经阿罗(K.J.Arrow),杜夫里斯基(A.J.Dvoretzky),威汀(T.M.Whitin),汉斯曼(F.Hanssmann),斯卡夫(H.Scarf),布朗(R.G.Brow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充实和完善,为运筹学的这一分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库存论除了应用于原材料、在产品、成品商品等库存管理外,还应用于其它方面的决策分析,如:停车场的大小、铁路货场停车线数量、电子计算机存储系统容量等。

上一篇:排队系统的费用模型 下一篇:库存系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