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商业大辞典

中国古代货币

书籍:商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业大辞典》第528页(1063字)

中国货币起源很早。

根据中国文字结构研究,凡同价值有关的字,大部分是从“贝”,如,财、货、贵、贱等字。可见,在中国文字形成时,贝壳已是体现价值的东西而加以使用了。

贝壳数量不足,就用仿制品代替,如珧贝、石贝、骨贝等和近年商墓中发掘出的铜贝。这说明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已使用贝壳。

贝壳的使用以齿贝为最广。殷、周时期的贝朋(用索穿起来的一串贝壳),既可看作为实物——装饰品,又可看作为货币的一种原始形态。

当时与贝朋一道作赠赐等支付手段的,还有生铜,彝铭上称为“金”或“赤金”。生铜具备充当货币的条件,原较贝壳为优越,但当时分割铜块的技术有困难。西周春秋时代,“货币”一词还未形成。

《春秋》一书中屡见“币、帛”而不见“货币”。

当时,“币”指兽皮、绢帛之类的实物。不仅王、侯、贵族间相互赠赐时用币帛,而且民间婚娶也用币帛。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铜铸币逐渐兴起。战国时代,铜铸币大致有四个体系:即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布币,由农铲演变而来;刀币,由刀演变而来;环钱,是小而重要的一个体系,其形态特点是:圆形,中有一圆孔,可能从纺轮演变而来。

此外,南方楚国使用椭圆形的小铜钱,可能是由铜贝发展而来。

由于钱面的铸字和钱孔凑在一起,看起来有的象鬼脸,有的象蚂蚁,合称为蚁鼻钱,近年在两湖地区曾有出土。以上四个体系的铜钱都有地方性,主要是由各城邑所铸造。

古文献中,往往刀、布并提,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铸币往往同在一地流通。战国时期,社会财富增加,黄金已逐渐被用作保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当时所称的金,有时指铜,有时指黄金,有时又指铸币的单位(一金就是铸币一枚)。楚国对黄金有一定铸造形式,一般为小金饼,上刻文字。

最着名的是郢爰,郢是楚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废除了战国时期各式货币,并禁用财物作为货币,而把秦国原行的币制推广于全国: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用于赏赐和馈赠;铜钱为下币,重半两(十二铢),用于日常交易流通。

汉代沿用秦制,对半两钱进行减重。武帝开铸的“五铢钱”,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钱。唐以前,铸钱一般以铢两命名,唐代变革为宝钱制,“开元通宝”,开始以“宝”见称,并改以年号命名。

这一变革影响后代千余年。

唐代,绫、罗、绢、帛和杂货,在各项交易中与铜钱通用。宋代,白银和绢帛进一步取得可用以纳税等法赏地位。

宋代,开始使用纸币,作为缗的兑换券。元代,使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并逐渐发展为流通手段。明、清两代,大体铜钱、白银、纸币三者并用,但白银日渐重要,清末终于宣布使用银本位制。

上一篇:历代两、斤重量 下一篇:商用数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