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125页(527字)

泛指一定历史时期中人们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由法国史学家芒德鲁、迪比、阿里埃斯等人倡导并于60年代末流行起来的概念。

它是运用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历史发展概括出来的概念。对“心态”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为:心态是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

它构成了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这一体系通常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淀积在特定的文化中,构成最基本的文化层次。

如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生死、幸福、家庭、各种政治、社会问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70年代以来,法国史学界把心态作为一个新领域,探讨揭示法国各历史时期中人们的心理状态,特征、变化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研究法国的“深层历史”。法国克思主义史学家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引下,通过对群众心理状态的心态史研究,揭示经济物质条件与人们的生活和感受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些研究作为历史研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也可借用心态的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中华民族的心态史,特别是研究在社会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代条件下,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推动观念的更新,形成新的态度,调整行为方式,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上一篇:心灵 下一篇:心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