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千里马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316页(517字)

善于识别的人和好马。

现在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还要有伯乐一样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去发现。伯乐,相传是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原名孙阳,因善于识别马的优劣,所以人们都以神话传说中掌管天马的星宿“伯乐”来称呼他。他能从对马的外表的观察、鉴别马的优劣。千里马,指日行千里的良马,又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韩愈《杂说》四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强调人才到处有,而能识别人才的人却很少见。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个关键。

人们常用伯乐和千里马的典故说明领导者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深入群众,发现和识别人才。

选拔人才,领导者如出于私心,任人唯亲,嫉贤妒能或思想僵化,将看不见人才。

同时,选拔人才,不能只靠伯乐一个个选,而要靠一套科学的制度和方法。还应指出,当代需要大批千里马,主要靠竞争,通过竞争的办法,优胜劣汰,选拔优秀人才。

要承认伯乐识才的功绩、发挥伯乐的作用,但今天仅仅靠少数伯乐去识别和选拔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大批人才在斗争实践中竟相涌现出来,伯乐要和党的组织、广大群众一起,共同选拔、识别,大批“千里马”才会被选送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岗位上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