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435页(883字)

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包括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科学实验、政治生活、教育、文学艺术创作等多种形式。其中,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它的基本形式。

三种基本形式,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生产斗争,又叫生产实践,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处理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整个人类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斗争,又称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调整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以适应生产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斗争以生产斗争为基础,又服务于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是借助于一定的科学设备,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探索自然规律的研究活动。它依赖于生产实践,受社会斗争、阶级斗争的制约,又为生产实践和社会斗争、阶级斗争服务,为其提供新的技术装备,开辟新的形式或途径。

实践作为哲学用语,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德性是“有实践智慧的人,用理性所决定的”,他把实践仅仅作为道德品质修养的途径或方式。以后许多哲学家都有论及。唯心主义把它看作是某种精神的活动,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当作意识活动,如中国明朝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而客观唯心主义,如黑格尔把实践当成绝对观念自我运动、自我实现的一个环节、阶段。旧唯物主义虽然力图给实践以唯物主义的说明,如费尔巴哈等,也只是把它看作个人类似生物应付环境的活动,甚至是“卑污的犹太人”利己主义的行为。都没有给实践以科学解释。

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概念,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人们改变环境的活动,就是“革命的实践”。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