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517页(695字)

国际工人运动中披着克思主义外衣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潮,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否定马克思的普遍原理,全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灵魂,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彻底背叛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修正主义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它的创始人物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爱德华·伯恩施坦。1899年他在《新时代》杂志上发表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一书,以完整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全面“修正”,所以修正主义亦称“伯恩施坦主义”。后来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又为卡尔·考茨基所接受。

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的篡改和攻击。在哲学上,它主张新康德主义,背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和诡辩论代替革命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上,它主张庞巴维克的边际效应价值论,背叛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提出“超帝国主义论”和庸俗的“生产力论”,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掩盖帝国主义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学说方面,它鼓吹阶级合作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对社会主义运动,主张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临时应付,迁就眼前利益,忘记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随着变化了的新情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切忌把发展当修正。

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要变为实践,理论要由实践来检验,由实践来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