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639页(342字)

既惶恐又不解的一种复杂情感状态。

常发生于遇到意想不到的严重不利情况,但又不知其原因,而且对严重不利的威胁不知所措,尚未做出清醒反应时。这是一种消极情绪或心理状态。如不能及时克服这种情绪,在事态发展中就容易做出盲目的反应,或做出错误判断、错误反应,或消极逃避,这样就更不利于摆脱被动局面,而陷于更复杂的处境。产生惶惑心理的主观原因可能由于涉世未深比较幼稚,可能由于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可能由于意志薄弱,性格懦弱,或兼而有之。

面对惶惑心理应区别不同情况,首先促其镇静下来,正确认识所处局面,做出审慎的恰当的反应;对于青少年则更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同情和关怀,帮助其摆脱这种消极情绪,避免使问题激化,伤害心理健康、造成轻生、铤而走险等危险的后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