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像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185页(789字)

【作品赏析】: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67),虽经历代修葺,但最初建筑的基本结构仍保存至今,而在殿内栱眼壁和明间(正中一间)佛座上保存了为数不多的壁画,其中以佛像须弥座束腰上发现的天王像尤为珍贵,可能是大殿重修之初绘制的。

全画分左、中、右三部分,内容当为降魔图。左端画一位天王,身旁有一女像(见图);正中画一力士,双手擒持着一只形似猿的妖兽;最右边也画一力士,手持长杆,上身裸露象是在向前奔跑。

全画内容的中心应是天王像。

这位身穿甲胄、孔武有力的天王,他左手按着一个独眼小鬼,右腿盘蹬在另一个裸体的鬼怪身上。

右手持剑,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他有着非凡的威严和气度,似乎可以降服一切邪恶,而全然没有把身下的小鬼放在眼中。

画幅虽小,行笔用线却流动自如,加之简淡的晕染,重在写意,却有气韵天成之趣。画面的雄浑气派,自然使人们联想到“画圣”吴道子的成就。

盛唐时的吴道子,据说他一生绘制的壁画有三百余堵,其中有佛教道教的题材,也有山水画。他在创作中能发挥高度的想象力,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宗教题材绘画中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和气氛。

在他笔下出现的各种仙佛形象,也是千变万化、“奇踪异状,无一同者”。他的技法特点被称为“中年行笔是莼菜条,人物有八而生意活动,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绢素”。

在大量的壁画创作中,他笔下的形象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强烈感染力。因此,由他独创的宗教图像被称为“吴家样”,成为古代最有影响的画派。

吴道子的绘画没有真迹传世,但是在佛光寺这一幅天王像上无疑仍可看出“吴家样”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人感受到吴道子在画天王神将时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

壁画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明间佛座 纵30厘米 横80厘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