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后游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341页(743字)
【作品赏析】:
本图取材于苏轼散文《后赤壁赋》。
文章写苏轼与二客复游于赤壁,“悄然而悲,肃然而恐”,返身登舟泛流江中,见孤鹤掠船而去,返而梦中悟孤鹤乃道土之“羽化登仙”。此篇文章表达出苏轼的虚无缥缈的道家思想。马和之选取了孤鹤“横江东来,掠余而西”的一瞬间,在月色水光的笼罩之中,一只小船上载苏轼与两个客人及船夫。几个人的视线共同向着画面左边,一只孤鹤飞向赤壁处;左方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石崖的罅隙里,浪正挟着漩涡拍击石壁,似乎可闻到撞击之声。崖边一棵枯树横斜而出,枝挺叉分。
画面描绘了一个特定时间里的气氛,给人一种凄幽之感。
关于马和之绘画的笔墨特点,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中说他:“山水仿吴装,笔法飘逸,务去华藻。”“吴装”为郭若虚所述吴道子绘画“轻拂丹青”之意,这种“吴装”介于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之间,只在必要处略施淡彩,如画中船、人、山石等,造成一种简淡渺远的效果;“笔法飘逸”则指马和之独特的“柳叶描”。这种“柳叶描”笔下忌钉头怒降,如柳叶和图中的树、水、石皆用此法。
在注意用笔这一点上可以说马和之较他人有更多的“文人气”,在当时的确可称之“自成一家”,一幅马和之的画,我们很容易在众画中认出来。马和之最着名的作品是为赵构书《诗经·小雅》配图的《鹿鸣之什图》十幅,它更能体现出作者的风格。
此外另有《柳溪春舫图》、《秋空隼举图》等传世。。
【作者介绍】:
马和之,约生活于十二世纪。
钱塘人。南宋绍兴中期登第,官至工部侍郎。
擅人物、佛像、山水等。
。
宋 马和之 卷 绢本 淡设色 纵25.9厘米 横14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