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图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549页(744字)

【作品赏析】:

卷末自题:“弘治十八年乙丑九月望,湖湘吴伟寓武昌郡斋中制。”可知这幅长卷巨制完成于公元1505年,是画家第二次离京距去世只有三年时在故乡创作的重要作品。这一年画家46岁。全画结构疏朗,笔墨纵横恣肆。

山势逶迤,近者突兀目前,远者极目千里,起伏跌宕,层次井然,充分表现出浩浩长江的宏伟气势和秀丽风姿,抒发了画家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吴伟的山水树石画法,一般说是南宋、夏传统,“俱作斧劈皴”,但从这幅画上我们看到,他主要采用刚健奔放的勾勒和水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达到了苍莽秀润的效果。这既符合南方山水的地区特点,也表现出他作为“江夏派”代表画家的个人风格。

对于以戴进、吴伟为代表的浙派、江夏派绘画,在明代就有不同的看法。李开先的《中麓画品》认为,戴、吴山水兼有“神、清、老、劲、活、阔”的特色,并以为“笔势飞走,乍徐还疾,倏聚忽散”,极尽推崇,对于吴派绘画则加以贬抑;沈颢持论则相反,他在《画麈》的《分宗》一节中说:“禅与画俱有南北宗……南则王摩诘,裁构高秀,出韵幽淡,为文人开山……以至明兴沈、文、慧灯无尽。

北则李思训,风骨奇峭,挥扫躁硬,为行家建幢……以至戴文进、吴小仙、张平山辈,日就孤禅,衣钵尘上。”两种观点都带有明显的宗派性。到了清代,王原祁的弟子唐岱在《绘事发微》中也说戴、吴的绘画不是山水中的“正派”,王概在《芥子园画传》的《画学浅说》中承袭明代屠隆的说法,进一步指斥吴伟、张路、汪肇、蒋嵩等为“邪魔”。这里除了他们的门户之见,也可感到浙派绘画的逐渐衰落和自明中叶后吴派的继起和骎盛。

明 吴伟 卷 绢本 纵27.8厘米 横976.2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渔乐图 下一篇: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