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1181页(621字)

【作品赏析】:

此图作于1960年,反映北大荒垦区生活。

画面上,雨过天晴,乌云刚刚开始散开,远处露出了明朗的蓝天,美丽的彩虹出现了;彩虹下面是垦荒队员住的帐棚,以及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生长的绿苗绿树。这幅垦区小景,给人一种生意盎然、隽永清新之感。

画上虽然没有出现人物,但作为一个垦荒者的画家却通过对垦区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恋之情。画家选择雨后出现彩虹的瞬间,并让彩虹在画面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表明画家善于发现自然本身的美,而且使作品有着浓厚的“写意”意味,达到主客观结合的借景抒情的目的。

比起一般的绘画(如油画、水彩)来,套色木刻使用色彩要更加讲究简练概括。此画在套色上,乌云与蓝天、绿地形成了对比;而在乌云的衬托下,由红、黄、绿组成的彩虹又显得更加鲜艳明亮。

在这里,色彩的使用已经成为表达作品意境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艺术手段。

。【作者介绍】:

张路(1919-1977),原名张学廉。

浙江上虞人。曾就读于杭州英士大学艺术科和国立杭州艺专。在上海做过小学教员和小报编辑,发表过不少连环画和剪纸作品。解放后调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当编辑,开始木刻创作。

1958年到黑江北大荒垦区工作,成为“北大荒版画”的主要成员之一。1962年任美协黑龙江分会创作员,出版有《张路木刻集》。

现代 张路 套色木刻 纵50厘米 横44.5厘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