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统计辞典

劳动生产率

书籍:统计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统计辞典》第309页(977字)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

它是产品产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对比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与逆指标互为倒数。

正指标说明单位劳动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产品数量愈多,劳动生产率愈高;逆指标说明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消耗的劳动量愈少,劳动生产率愈高。决定劳动生产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劳动的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原则:(1)产量指标与劳动消耗量指标所包括的时间范围应相适应,如年产量必须与相应的年劳动消耗量相比;(2)两者所包含的内容也应当相适应,即产品产量必须是由相应的劳动消耗量所生产的,或者劳动消耗量必须是由相应的产品产量所消耗的。

劳动消耗量可用人月、人季、人年和时、日等单位表示;也可按不同人员的范围计算。

如按全部职工计算,叫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人计算,叫工人劳动生产率。产品产量可用产品实物产量、标准实物产量、生产工作量和产品价值量(总产值、净产值等)等指标计算。

特别是用总产值计算,具有广泛的综合性。但以产品价值指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由于产品中的转移价值不同,是不可比的。

两个不同时期的劳动生产率指标相比,为劳动生产率指数,它同时是生产量指数与劳动消耗量指数的对比值。计算公式为:

(1) 以正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2) 以逆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3) 以产量指数与劳动消耗量指数对比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

上面三种方式计算出的劳动生产率指数是相等的。

定期将报告期劳动生产率与计划对比,与上年对比,与历史资料对比,与同类型单位对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

上一篇:劳动力周转 下一篇:统计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