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社会主义辞典》第99页(771字)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批判了“左派”共产党人把政党和阶级、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相互关系。

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列宁选集》第4卷,第197页)克思主义认为,群众、阶级是政党、领袖产生的基础。

自从私有制产生以来,群众就被划分为阶级,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都属于一定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通过阶级来表现的。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者和代表者,是在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在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领袖来自群众,是在群众斗争的风浪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领袖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阶级、离不开群众这个基础。

政党、领袖是群众、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党是由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阶级的核心力量。有了政党的领导,一定阶级的群众才能团结起来真正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领袖是一个集团,是政党的领导核心。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同党、同阶级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最有经验,最有威信,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集团。没有通晓社会发展规律,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领袖,无产阶级就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政党、领袖必须和阶级、群众结成一个整体,领袖要接受群众的监督,经受革命斗争的考验。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便不配拥有这种称号”(《列宁选集》第4卷,第206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