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流通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562页(1919字)
商品形式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存在形式。
剩余价值的流通是从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即w-g的运动,它同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即WG交织在一起,形成了W′-G′的转化。这个转化一旦完成,剩余价值就以货币形式出现了,它可以开始第二个阶段的流通。
在第二个阶段,流通不仅会发生一种形式变化,而且会对再生产过程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剩余价值全部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用来购买个人消费品,从资本价值量的角度来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转化为追加的货币资本,用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就会以扩大的规模进行。
无论如何,剩余价值流通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货币转化为商品,是g-w。
从流通过程的总体看,剩余价值的流通表现为w-g-w。
剩余价值的流通,受到资本周转期间的很大影响。资本的周转期间较短,流动资本就能够在一年当中周转多次,剩余价值也就成为资本的经常的周期收入。除了开业的第一个周转期间以外,这个资本家可以从周期的资本收入中支出自己的消费基金。这样,维修固定资本而追加的资本来源,也得到了说明。最初,资本家可以完全没有这笔追加的货币资本。但是,他可以把剩余价值直接转化为这种追加的资本。
因此,不仅积累的资本,而且有一部分原预付资本,也可以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
但是,对于周转期间在一年以上的资本,在相当长的时间以内,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和维修固定资本的追加资本,都必须从资本家的货币准备金中支出。因此,这个资本家预先要有较大量的货币准备金。
资本家投入流通的货币,是预付的资本价值。
而后,它又随着商品资本的货币化,返回资本家的手中。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表面上存在的矛盾:商品资本是包含剩余价值的,使这部分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货币是从哪里来的呢?资本家怎么能够预付较少的货币,而又从流通中取出更多的货币呢?这些问题,使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筹莫展。
马克思指出,按照商品流通的规律,不论商品的价值量分割为几个不同的部分,也不论这些部分将要执行什么样的职能,一国的货币量必须等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加上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量。这些货币必须要能够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否则,就要通过出口商品从产金国直接或间接地换回不足的部分。
信用制度的发展,大大节约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所以,使商品资本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货币,在现实中是已经存在的。
问题是这些货币是怎样投入流通的。首先,假定再生产是按原有规模进行的。
这样,在资本的第一个周转期间结束以前,资本家除了要预付货币形式的资本价值以外,还要从自己的货币准备金中支出用于个人消费的货币。在简单再生产中,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应当等于剩余价值;正是这些货币的支出,成为使他自己的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货币来源。
这些货币,不断随着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而支出,又不断随着剩余价值货币化流回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所以成为资本家,不但在于他预付了货币资本,而且还在于他能够靠自己占有的货币,生活到他占有的剩余价值以货币形式流回来的时候。
假定再生产按扩大的规模进行,事情的本质也不会改变,只是剩余价值的使用方式有了改变。在生产规模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扩大时,可以把资本形式的剩余价值直接用来改良机器设备;或者转化为追加的流动资本,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加强对劳动的剥削。然而,在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要求按一定比例来扩大生产规模时,这就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剩余价值才能达到所需要的限额。因此,一部分剩余价值事先要以贮藏货币的形式存在。如果这种货币贮藏只是在一部分资本家当中进行,贮藏货币的来源并不困难。只要一部分资本家进行现实的扩大再生产,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把货币投入流通,另一部分资本家就能够只卖不买,进行货币贮藏了。
他们之间交替地进行现实的扩大再生产和单纯的货币积累,现有的货币就能够满足流通的需要。如果这种货币贮藏是普遍进行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第一,有追加的进口的贵金属在各个单个资本家之间分配;第二,存在着银行存款、公债券或股票等形式的没有实际的货币积累的货币资本的积累。
货币贮藏本身,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贮藏货币的同时,另一部分剩余价值会不断地转化为生产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