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障碍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152页(1013字)
企业(潜在企业)进入新行业所需克服的障碍或付出的代价,又叫进入壁垒。
进入障碍的主要来源:(1)规模经济。指某项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绝对产量的增长而下降。如果某行业存在规模经济,那么新进入者进入该行业时,要么采取大规模的进入方式同时承担现有厂商作出强烈反映的风险,要么采取小规模的进入方式但面临成本劣势,这两种进入方式对新进入者都是不利的。(2)产品差异。
指行业内现有厂商已拥有知名的品牌和忠实的顾客。产品差异迫使新进入者耗费巨资树立自己的品牌,争取已忠实于其他品牌的顾客。
由此造成的进入障碍使得新进入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败,这种投资将无任何残余价值。(3)资金要求。竞争所需要的巨额投资是进入障碍的另一种来源,尤其是当资金需要用于有风险或未能补偿的、预支的广告宣传或研究与开发时。再者,不仅厂房、生产设备需要资金,而且像消费信用、存货等也需要资金。(4)分配渠道。若新进入者想为其产品获得现有企业已建立起的分配渠道,往往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和加强广告宣传,这样会降低新进入者的盈利能力。
若某产品的渠道愈是受到限制,现有竞争者愈是堵住这些渠道,进入该行业将愈为艰难。现有竞争者与这些渠道的联系也许是基于长期的关系、高质量的服务,有时甚至是专门关系。渠道引起的过高的进入障碍有时会迫使新进入者必须建立全新的分配渠道。
(5)其他成本因素。无论潜在进入者的规模是否达到规模经济的程度,有时都无法获取现有厂商可能拥有的某种成本优势,如专有产品工艺,现有企业通过专利或专有技术来保持产品专有的生产技能或设计特点;取得原材料的有利途径,现有厂商可能已按较低的价格封锁了最有利的原料来源;学习曲线,某些行业存在学习曲线,使得新进入者在进入时无法获得这一优势。(6)政府政策。通过对申请发放许可证的控制及对获得原材料的限制,政府可以限制甚至阻止某些行业的进入。另外,政府还能借助大气和水源污染标准以及产品安全和功效法规等控制手段对进入加以限制。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进入障碍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作用。一方面进入障碍的存在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另一方面进入障碍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产品的社会效用。
进入障碍与退出障碍彼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