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指标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184页(761字)

由管理当局制定的,用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

考核者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其考核的目的是监督投资的运用及效益。民营企业由董事会制定考核指标;政府企业由主管企业的政府机构来制定考核指标。我国对国有工业企业的考核指标在20世纪70年代为16项:(1)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计划情况;(3)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4)工业产品优质品率;(5)主要工业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降低率;(6)每万元产值消耗能源及降低率;(7)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8)实现利润及增长率;(9)上缴利润(国库)及增长率;(10)产值利税率及增长率(按季报送);(11)销售收入利润率及增长率;(12)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和加速率;(13)产成品资金占用额及降低率;(1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15)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增长率;(16)职工重伤、死亡人数及降低率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逐步简化。

一般情况下,外部考核企业的指标大致有利润额与利润率;销售额与市场占有率;资产额与投资收益率;就业人员数及人均收益;社会责任(如防治污染);增长率;创新率等方面的指标。企业内部也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指标,目的在于明确经济责任,监控企业各项工作,实现计划要求。

企业情况不同,考核指标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内部考核指标有产量、质量、成本、均衡度、生产率、员工发展(如培训)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考核要求,可将指标层层分解,直至实施者可以理解、把握,并对其行为能有效激励时为止。无论指标多少,无论细分到什么程度,整个考核指标体系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计划指标体系 下一篇:实物量指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