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571页(1387字)
向组织内各级主管、其他相关人员,以及组织外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通常由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的物质基础这三部分构成。对象的处理模型主要是指对象问题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模型等。
信息处理模型是指系统对信息进行操作和处理的主要形式,它包括基础数据的统计和采集模式、数据的管理和操作模型、程序的处理和模型的实现等。系统实现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从事对象领域信息系统工作的人(管理人员、分析人员、统计人员、数据录入人员、操作人员、软硬件技术人员)和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定量化管理分析方法、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庞大,机构越来越复杂,其中的决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决策需要信息,而复杂动荡的内外部环境产生出大量的信息,决策者往往淹没于资料、文件中,却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为了要把各式各样的信息收集、整理,以成为有用的资料,必须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组织的整个信息流加以全盘考虑,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工具,可以使得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加快,而成本大大降低,这对于一个要求有迅速可靠决策的组织来说,显然是必需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1)集中数据处理。
这时的应用范围很窄,仅仅处理如工资、账单类的工作。(2)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这时信息系统扩展到能为管理和作业活动提供辅助信息,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3)分布式计算。当个人计算机普及之后,大量的数据及计算任务都不再集中控制,而是由管理者自己的个人机处理了,这时对管理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增强了,因为他不得不亲自利用信息系统做些信息处理工作,如对以往财务数据的查询、编制表格等等。
(4)网络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能迅速从网络上得到最新消息,用于决策;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节约时间和费用;通过公司与公司之间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EC(Electronic Commercial,电子商务)系统,将使得传统交易过程的单据大为减少,甚至实现“无纸贸易”;并且通过EC与MIS的互联,订单将直接转化为生产计划,而生产计划对库存的需求将使MIS自动通过EC向供应商发订单。
网络化使管理信息系统达到了新的水平,促进了管理现代化。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1)决策系统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辅助决策,因此识别组织中所有的决策及决策所需的信息,分析现有的决策是否是由合适的部门、合适的层次所作出的,发现决策系统的问题。(2)信息需求分析。决策的位置不同,所需要的信息的范围、类型是不同的。通过信息需求分析判定决策系统及各子系统所需要的信息。(3)决策集成。一个组织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重叠也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决策集成识别这些重叠信息,并加以合理安排,可以提高信息系统效率。(4)信息处理设计。针对以上的信息需求,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