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7页(721字)

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亚洲发展中国家。实行混合型经济制度,所有银行于1974年均实行国有化。

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13 200万(1998年),首都伊斯兰堡,货币名称巴基斯坦卢比。数十年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几经曲折。

40年代的“印巴分治”和70年代孟加拉国的独立,曾给巴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80年代后,齐亚·哈克政府实行的非国有化政策,扭转了国民经济瘫痪的局面,并使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国民收入跃居南亚首位。近年来,尽管国际国内局势变幻不定,经济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1990/1991年度增幅为5.6%。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目前仍占1/4左右,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从事农业,主要生产小麦、稻米、棉花等作物。

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在17%~18%之间,以轻纺工业为主,如棉纺、毛纺、制糖等。1946年建国后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1950~1988年均增长10%,此后两年虽遇到一些问题,增幅仍达6%左右。80年代以来,巴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出口商品主要是棉花、棉纱、皮革制品等,近年来,纺织品、棉制品和服装出口增长尤为迅速。进口商品是石油、机器、钢铁等。

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成员国。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632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44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8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62位。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83.7亿美元,进口额为91.7亿美元。

1996年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为37%。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7.13亿美元,外债总额为296.6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

1998年,其国际储备总额为16.26亿美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