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951页(723字)

保护贸易政策的对称。

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预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出和输入,并实行减免关税和自由竞争的政策,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19世纪初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首先提出“自由贸易”的口号,1813年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随后又与各主要国家签订互惠关税协定,降低进口税率,取消丝织品进口禁令,废止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商品的出口限制。1841~1846年间又取消6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46年废除了地主阶级用来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已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英国成为首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这对19世纪50~60年代英国工业的新高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其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压倒的优势。在英国的带动下,19世纪中叶之后,荷兰、比利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也先后降低保护关税,到70年代,自由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政策。

19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后起国家为保护新兴的民族工业,开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到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垄断国内市场,都纷纷采取保护贸易措施,高筑贸易壁垒。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也被迫宣布放弃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政策。

二次大战后初期,美国又提出“贸易自由化”的口号,主张各国间实行自由贸易。20世纪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贸易自由化。这反映了垄断资本以全球为活动舞台进行自由扩张的要求,是国际分工加深、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产物。

70年代以后,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削弱,美、日、西欧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保护贸易再度加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