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拉捷耶夫周期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1:46:08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451页(484字)

经济以大约50年为期的周期性波动。

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捷耶夫根据对法、英、美国的物价、生产和商业活动统计资料的分析,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从18世纪末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周期,每个周期约为50年左右,第一个周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二个周期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第三个周期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以后,每个周期均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彼特(J.A.Schumpeter)将这一理论吸收到他的“创新周期论”中,将长周期称为“康德拉捷耶夫周期”,并依“创新”理论,以主要技术发展和生产技术发展为标志,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长波”:18世纪80年代至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1842~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代”;1897年至20世纪20年代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西方经济学家对“长期波动”的原因,曾提出多种假设,如:技术革新假说,战争与革命假说,社会变动规律假说,农业和资源制约假说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