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31页(655字)

【介绍】: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着名地质学家。男,1889年出生,湖北黄冈人。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原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早年留学日本、英国,1919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学位,后获该校科学博士学位。

主要贡献:创立地质力学,是其对地质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的现象,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式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从而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东部地质的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积的3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勘油远景,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充分证实了其科学诊断。这一理论还为我国铀、金刚石、铬等矿产的勘探开采起到指导作用。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

在第四纪冰川的考察和研究方面,证明中国许多地区确有大量冰川遗迹,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观点,并强调重视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对生产建设的重要作用,晚年重视地热的开发利用。

主要着述:《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部之蜒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