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372页(943字)
【介绍】:
教授。
男,1933年10月出生,广东揭西人。中山大学校长。
中国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专家,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中国兵工学会等有关复合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国际材料研究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共十四大代表。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前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化学科学副博士。
主要贡献和着述:长期从事高分子的改性及其多相复合体系的结构、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在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技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50年代后期从事结晶形接枝共聚物的研究,开拓了一类主链为无定形、枝链为结晶形的碳一杂链结晶接技共聚物。曾在苏、美、日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8篇,获前苏联青年科学工作者论文一、二等奖。60年代承担橡胶-塑料接枝改性和纤维接枝改性的研究,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NAS、NASC、ABS、ABSC等橡胶接枝增韧塑料,并成功地用于军工及机械工业,这时期发表论文20篇,获广东省高教局及解放军总后勤部的表彰和奖励。70年代后期开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和开发研究,其本人多次担任国家科委重点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协调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或主持人等职。近10多年来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聚物共混和功能纤维等的结构和性能方面,先后在国内的《宇航学报》、《中国科学》等20多种学术刊物以及前联邦德国、罗马尼亚、美国、英国、前苏联和日本等书刊中发表论文200多篇,专利4项,合作编写专着4本;其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显微图像》中英文版获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其主编《高技术新材料要览》巨着对我国新材料的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和广东省的奖励。
主要的有:1981年省高教局科研成果二等奖,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987年获国家发明铜奖;还有国防科委、国家教委和广东省科学大会等奖励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