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55页(502字)

经济中的效用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

他认为:效用是由行动过程中快乐与痛苦之间的差异度量的,同时他还认为效用应是公共政策的指导。“效用”概念为19世纪70年代致力于经济理论变革的边际学派重新发扬光大,成为了这个学派的理论基础,对他们而言,效用是消费者得自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满意程度。他们创立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消费者已经消费掉足够的商品之后,对他而言,同样的商品再增加消费数量就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形可以明晰地从数字例子及其图形中看出来,如下表所示:

从最右边的一列可以清晰地看到消费者在消费同一样商品时随着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个增加的商品数量中得到的效用是不断趋于减少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理念已经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而且也成为了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但是,效用是一个主观概念,是个人心理的主观测度,用它来解释客观经济现象难免有失偏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