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48页(357字)

由于劳动市场的就业结构与工资结构特点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60年代初,最先由英国保罗·斯特里坦(Paul Streeten)等提出,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进一步加以发展。希克斯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在于总需求或总供给,而在于劳动市场的结构。具体来说,经济中可以分为正在发展的扩展部门与正在衰退的非扩展部门。劳动力由于技术工种、地区等结构性特点,不能适应各部门的需求迅速地流动。

工资有能升不能降的刚性。这样,当扩展部门的工资上升时,非扩展部门的工资不仅不下降,而且还要求本部门的工资向扩展部门看齐,以实现公平工资的原则。这样,从整个社会看,工资的增长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就引起了通货膨胀。解决这种通货膨胀的办法是实现平衡增长,并兼顾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上一篇:通货膨胀税 下一篇:受压抑的通货膨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