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幻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459页(445字)

价格变动或货币存量变动,而其他真实变量如实际收入、相对价格、实际利率以及包括实际现金余额在内的实际财富等皆未变动时,人们由于只注重名义价值的改变而改变对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心理错觉。

货币幻觉可能来自对币值的错误估计,从而货币幻觉是个人(或企业)的一种非理性抉择行为。如果准确地估计到名义货币量的实际值,在其真实财富未变而只是名义收入变动,并且其嗜好、习惯等未改变时,经济主体是不会在供给(或需求)商品或劳务作出与原先不同的抉择的。以工资为例,人们易于发觉绝对货币工资增减的变化,而较难发现物价水平的变动,当物价与工资按同一比例提高时,人们会把货币工资的增加视作实际工资的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使实际的消费水平上升。

这时我们就说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幻觉的另一个例子是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区别:在存在正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只有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利率才是投资者现实地得到的利率水平,这种区别在决定投资支出时尤为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