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购买力平价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20页(697字)

购买力平价的一种形式。

把汇率表示为两个国家某一时期价格水平的比率。以Pta和Ptb分别代表两国在t期的加权平均的绝对价格水平,绝对购买力平价为:PPPtabs=#。

卡塞尔认为,绝对购买力平价表示的是一种均衡汇率,即国际收支达到均衡时的汇率,具有货币中性,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提高时,不会破坏贸易项目的均衡,只会使本国货币的汇率下跌,汇率的变动也不会引起实际因素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绝对购买力平价具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即一国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只有在一国货币定价背离购买力平价,存在温和、持久的通货膨胀或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时,这种因果关系才会改变。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绝对购买力平价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一些批评者认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需要一个完善的竞争环境,如实行没有关税、限额的自由贸易,没有外汇管制,运输成本为零。另一些人则认为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并不需要如上的严格假定,只需要各种商品市场能相互联系、贸易品与非贸易品能相互替代等条件。

还有些经济学家对绝对购买力平价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如强调购买力平价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使现实汇率趋于购买力平价,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失衡得以消除。用"一价定律"表述购买力平价,其形式为P=,式中P(Pf)是本国(外国)的价格水平,R是本国货币的汇率。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价格水平与外国价格水平关系密切,购买力平价能够解释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则能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和控制国内价格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