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费希尔-萨缪尔森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48页(962字)

我们知道李嘉图模型是一个2×2×1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1977年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多恩布什(R.Dornbusch)、费希尔(S.Fischer)和萨缪尔森(P.Samuelson)在其合着的《具有连续统产品的李嘉图模型中的比较优势、贸易和支付》一文中把这个2×2×1模型扩展为2×∞×1模型,这一模型便以他们三人的名字命名(以下简称为DFS模型)。

正如论文标题所揭示的那样,DFS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连续统产品的李嘉图模型。

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两国都消费且能生产极大量的一个产品的连续统(continuum)。本国和外国消费的第Z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投入分别为a(Z)和a*(Z)。

我们定义本国第Z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A(Z)=。把所有产品依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小排序,即A(1)>A(2)>A(3)>……,换言之,我们以本国比较优势的从大到小给产品排序。

于是产生图中的A(Z)线。

设本国和外国的工资率分别为W和W*,可知当Wa(Z)<W*a*(Z)时,产品在本国生产更便宜,所以应由本国生产该产品,反之,则应由外国生产该产品。所以两国的专业化分工取决于两国工资率之比W/W*

而讨论W/W*的决定就需引入需求。

DFS模型采用了每个国家中的每一消费者在每种产品上都花费其收入的固定比例的古典假设。当本国生产的产品数目越多,对本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就越大,从而本国的相对工资率W/W*就越高。

这就是图中的C线。

代表供给面的A(Z)线与代表需求面的C线交于E点,该点同时决定了均衡相对工资率(W/W*)e和贸易模式。所有在临界产品Ze左边的产品都由本国生产并出口,所有在Ze右边的产品都由外国生产并出口。

DFS模型有很多应用。

譬如可用这套框架来分析技术、劳动力的相对规模和偏好的变化对贸易和生产模式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