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扭曲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66页(549字)

支持贸易保护的理论观点之一。

其理论依据是所谓“次优理论”(Second-best Theory),即如果经济中存在扭曲使得完全竞争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不能达到,那么政府或许应该采用更进一步增加扭曲的政策(譬如关税)以矫正之。

例如,国内某一工业的生产中存在外部经济,其边际私人成本要大于边际社会成本,故其产量要小于社会最优产量,这里就存在由正外部性所导致的扭曲。我们可以用关税来矫正这一扭曲,当对该产品实行进口关税后,该产品的国内生产因受到保护而上升,从而缩小私人产量与社会最优数量之间的差距。

然而,以关税等贸易保护手段来矫正国内市场扭曲的缺陷在于往往会“矫枉过正”,在消除了国内市场扭曲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贸易扭曲。

在以上的例子中征收进口关税虽然可以刺激国内生产,但同时也造成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福利。所以还不如直接“对症下药”来得更好。

譬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对该产品施以直接的生产补贴,这样既能刺激生产,又不会造成额外的消费扭曲。因此,以关税来矫正国内市场扭曲往往是次优政策,以此来为贸易保护主义辩护在经济学意义上只能是部分正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