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价值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740页(941字)
孩子在经济上的贡献和对社会及家庭所起的作用。
父母抚养、培育孩子是因为孩子具有社会的、经济的和心理的价值。具体地说,孩子的价值可区分为积极价值(正价值)和消极价值(负价值)。
孩子的积极价值主要包括:①感情收益。孩子给予父母以幸福、温暖、友谊、娱乐等精神上的收获。
②经济贡献。孩子能用田间劳动或其他劳动或交纳在外就业的工资来支援家庭收入;能在家里干家务劳动或照料年幼的弟妹等为家庭作出贡献;能在父母年老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
③孩子能使父母自我充实和发展。养育孩子的经历会使父母更加成熟和富有责任感,激励执着追求未来目标,实现个人抱负、完善自我,从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中,感到自己是有益的。
④孩子的同化效应。父母从观察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获得乐趣,产生对孩子才能的自豪感,发现孩子中有自我表现反映。⑤家庭的内聚力和连续性。孩子是联系丈夫和妻子的纽带,生育子女和抚养子女能加强家庭成员的内聚倾向,使婚姻完善和生活美满;生育子女使子孙得以繁衍和延续。
孩子的消极价值主要包括:①情感成本。抚养孩子,父母关心孩子的品行、安全和健康,并且孩子会造成家庭内布置的杂乱无章、家庭生活的嘈杂等,父母要为此付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代价,作出牺牲,这些就构成了孩子情感成本。②经济成本。
抚养孩子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包括用于孩子的种种教育费用。③机会成本和受到的种种限制。因生育和抚养孩子,父母在生活和职业方面受到种种限制,缺乏机动性和自由而造成的损失。④父母体力方面的损失。因抚养和照料孩子增加家务劳动量和减少睡眠时间,以及综合性疲劳都会使父母体力支出增加而造成损失。⑤夫妻爱情上的损失。因抚养和照料孩子会减少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在照料孩子上意见不一致发生争吵等都会造成夫妻爱情方面的损失。
人们对孩子价值的评估形成有关孩子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人们的孩子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在农业社会里,孩子作为劳动力的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而,人们倾向于多育、多要男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孩子价值观念中,孩子的社会心理的价值占有较大的比重,人们倾向于少生育,但注重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