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项目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873页(1786字)

亦称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ICP),比较各国的总产值(GDP或GNP)或人均总产值,首先要求各国的总产值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一致,联合国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对总产值指标做了明确的规定。

其次要求把各国按本国货币单位计算的总产值数值换算为统一的货币单位。常见的方法是按市场汇率换算为美元。

但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并不能准确地表现该国货币的购买力。

因为货币汇率一般是根据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价格和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而对外贸易商品仅占一国生产产品的一部分;同时,货币汇率往往受政府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准确的换算方法应该是根据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换算为统一货币单位,通常称为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换算。

1968年联合国建立了国际比较项目(简称ICP)研究测算各国货币购买力和实际产值的方法。

项目从1969年起分阶段进行,先从少数国家开始,以后逐阶段增加国家数目,每阶段提出研究结果报告。到1996年,共进行了六个阶段。

第六阶段完成了涵盖118个国家、以1993年为参照年的各国货币购买力和实际产值的测算结果。

项目的实施,首先是编制各国的货币购买力指数。编制各国货币购买力指数,实际就是编制跨国家的价格指数,其原理与方法同编制一个国家的跨时期的价格指数类似。其主要步骤:

(1)选择代表项目产品。

ICP根据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中国内总产值的支出分类,将计算购买力平价指数的产品分为3类(个人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153项,从中选定约500个产品作为代表。

(2)在参加基准调查国家里确定同品种、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调查登记这些商品和服务在基准调查国家的价格。

(3)计算各国的相应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比率。

(4)把商品和服务价格比率先按项目、再按类别汇总,最后加以综合,得出参加基准调查国家的跨国价格指数,亦即购买力平价指数。

(5)根据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实际总产值(和人均总产值)指数。

关于将各国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率进行汇总的方法,经济统计学家开发出几种公式。

1CP采用的是以吉尔利(Robert Geary)和卡迈斯(S.Khamis)命名的吉尔利-卡迈斯算式。这一算式可以同时推导出世界平均价格和各国的价格比较。

ICP测算的按PPP换算的各国总产值(和人均总产值)数值同按汇率换算的数值相比较,呈现规律性的差异,即低收入国家按PPP换算的数值都高于按汇率换算的数值,有些高出好几倍。

下面是一组国家按PPP和按汇率换算的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据西方经济学家解释,这是由于低收入国家的物价水平较低,其汇率低估了其货币购买力。

因为测算货币购买力平价的工作量很大,ICP每隔几年(通常是5年)才举行一次,而且每次只有一部分国家参加基准调查。

因此,ICP提供的PPP序列数据既不连续又不全面,给世界经济研究带来很多不便;一些国际组织统计机构和学术团体以ICP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利用回归及其他统计方法对未参加基准调查国家的PPP指数和序列数据缺项进行了推算。(参见“宾州大学世界统计表”词条)

按PPP和按汇率换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96年)

资料来源:World Bank,1998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orld Bank,Washington,D.C.1998.Table 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