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单位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60页(571字)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提出的一种规划理论,把“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最小单位。

以往的居住区的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范围很小,可以安排的居住人口不多,公共设施的设置往往比较困难,居民购买日用品及儿童上学必须穿越城市道路。20年代以后,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大量增加,交通量和交通速度大大增加,老弱及儿童穿越道路的危险性增大,交叉道口过多,使道路通行能力受到抑制。

与此同时,噪声污染使居住环境质量下降,而且,原来的住宅布置方式大都是围绕道路的周边及内天井形式,住宅朝向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邻里单位”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这种理论首先考虑的是儿童上学不要穿越交通道路,小学在“邻里单位”内有重要地位,“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就是以小学来控制和计算的。为了方便居民生活,在“邻里单位”内设置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对于“邻里单位”的内部与外部道路进行分工,避免外部大量交通从“邻里单位”内部穿越,住宅建筑的布置要求较多地考虑朝向及间距,该理论还认为,不同阶层的居民要住在一起。这种理论在英国及欧美一些国家盛行,它十分重视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对后来的居住区规划有很大影响。

上一篇:马丘比丘宣言 下一篇:卫星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