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的普鲁士道路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39页(391字)

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国式道路”相对应,在基本保存封建土地制度条件下逐步实现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改良道路,以德国普鲁士地区最为典型,故列宁将此称为“普鲁士式道路”。

其主要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封建贵族地主经营的农庄不但被保存下来而且得到扩大,农民只是用赎买或割地的方式部分地摆脱封建义务;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封建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雇用半农奴式雇农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从农民经济中分化出少数富农,而广大农民则遭受地主和富农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由于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不仅农民深受其苦,而且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受到阻碍。除德国普鲁士地区外,“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农业也基本上遵循这一条道路。

由于封建的生产关系还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的农业资本主义化速度比“美国式道路”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