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经济效益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082页(1924字)

是指国防经济活动中成果与劳动耗费和劳动占有的比较,其基本含义,一是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有取得尽可能大的国防经济成果;二是为取得一定国防经济成果而付出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有。

国防经济效益同国防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有成反比,同所取得的国防经济成果成正比。国防经济效益,从层次上分,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国防经济效益;从所反映的内容上,可分为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所包含的业务范围上,可分为综合效益和专项效益;从国防经济活动的过程上,可分为国防生产效益、国防分配效益、国防交换效益和国防消费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受战争规模等条件的制约,西方国防经济学家很少涉足国防经济效益这个领域。对此,美国国防经济学家希奇评论道:“虽然资源用途的有效分配始终是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但直到最近为止,经济学家试图把经济理论应用于军事开支,却是凤毛麟角。”(希奇:《核时代国防经济学》,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武器装备质量的不断提高,战争耗费巨增,使得国防需求与国防资源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防经济效益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从而,越来越多的国防经济学家把国防经济效益作为国防经济领域中一个重要问题加以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希奇和麦基因合着的《核时代国防经济学》。他们在这本书的第7~12章,专门地、系统地阐述了国防经济效益问题;他们在比较分析国防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把现代数学运用于国防经济效益的分析,创立了国防经济效益系统数量分析法,探讨了提高国防经济效益的途径,为继续研究国防经济效益问题奠定了基础。

国防领域里的经济活动既具有经济性又具有军事性。

国防经济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国防经济效益与一般经济效益有着不同的特点:①目的不同。一般经济效益主要是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促进社会发展;而国防经济效益的目的则主要是增强国防实力,以尽量少的耗费实现国防目标,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

②内容不同。从成果上看,一般经济效益直接表现为人类社会赖以继续发展的物质资料,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国防经济效益则表现为国家安全赖以保障的物质资料,作为既不能当作生产消费也不能当作生活消费的一种特殊消费品,满足军事活动的需要。从耗费上看,一般经济效益中的耗费是指劳动耗费、劳动占有;而国防经济效益中的耗费除了劳动耗费、劳动占有外,还包括军事活动的耗费。

③作用范围不同。

一般经济效益可以分割,通过分配和再分配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享用;而国防经济效益则不能分割,只能作为全社会共同享用。国防实力的增强,表明国家安全程度的提高,这对于本国的公民都是一样起作用的。④比较方法不同。一般经济效益诸因素之间具有可计算性和可比性,可以进行直接比较;而国防经济效益成果与耗费从总体上讲不能直接比较,因此,在进行国防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方法。

国防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用相关的指标来表示,主要有:①国防成果与国防需求的比率,反映国防成果满足国防需求的程度。这种满足程度越高,国防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就越差。②国防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率,表明单位劳动耗费所提供的国防成果。这个比率大,国防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就差。

要提高国防经济效益,就必须在国防活动中尽量节约劳动消耗,创造更多的国防成果。③国防成果与劳动占有的比率,表明创造国防成果对社会劳动量的占有程度。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劳动量是有限的,国防领域占用多了,民用领域必然减少。在保证一定国防目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劳动力(包括军人)和物化劳动的占用。

④国防成果与资源利用的比率,反映国防成果创造中资源利用的程度。一个国家拥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投入国防领域多了,民用领域势必减少。

因此,在国防经济活动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以尽量少的资源提供更多的国防成果。

国防经济效益是评价国防经济活动的综合指标,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技术、体制等诸因素。

因此,要提高国防经济效益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国防建设规律和经济法则,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宏观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国防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国防经济管理水平,实现国防经济良性循环;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不断提高军民兼容度;建立军民兼容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适应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上一篇:防务公益论 下一篇:战时经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