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红军人物志》第86页(1927字)
【生卒】:1904~1997
【介绍】:
1904年8月24日生于四川广安协兴场牌坊村。
原名邓希贤、又名邓斌。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后,积极参加爱国进步活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编辑出版《赤光》月刊。
1924年7月,是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1926年1月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春回国后,被派往冯玉祥部国民联军进行政治工作。在西安参与创建中山军事政治学校,任政治处处长。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同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6月化名邓斌,作为中共中央代表赴南宁领导广西党的工作;12月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和军政委员。1930年2月领导发动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兼军政治委员,领导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同年冬率部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1931年2月占领江西崇义县城,经前委研究决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同年8月被派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并兼江西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
1932年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
1933年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推行“左”倾错误领导者撤销职务,后调红军总政治部,主编《红星》报。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同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后调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6年夏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1月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同师长刘伯承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领导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2年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分局合并后,代理中央北方局书记,领导华北八路军各部队整训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建设,对日伪军连续发起攻势作战,扩大了华北各解放区。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8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刘伯承指挥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同刘伯承率十二万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领导建立了中原解放区。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治委员。
同年11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领导和指挥中原、华东野战军,取得淮海战役的重大胜利。1949年4月继续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取得渡江战役的重大胜利。
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同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与刘伯承率部解放大西南。
全国解放后被选为中央政府委员,兼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调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财政部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的批判。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75年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后主持党和政府日常工作。1977年8月被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主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左”的错误指导方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方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被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2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1988年两次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大会高度评价了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中共十四大决议称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共十五大决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
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主要着作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