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第8页(3070字)

【内容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帕累托最优条件很难得到满足。

这一概念在财政学的很多领域具体应用时,人们主要比较两种不一定是最优的资源配置状况,弄清从一种资源配置状况转向另一种资源配置状况是导致了经济福利收益还是经济福利损失。各种政策的制定最终都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即政策变化将改善社会福利。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适合测定公共部门各种决策可能导致经济福利变化的分析工具。基本的工具就是供求曲线,利用这些曲线可以推导出两个有用的概念,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一般来说,不同的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消费估价不同,故他们愿意为这些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也不同。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就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量超过他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数量的差额。

由于这个超额可以衡量消费者的额外满足程度,故称之为消费者剩余。当我们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累加在一起时,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的总额。

因此,从消费者总体来看,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面积。

我们来看一下图1中的需求曲线。

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是P1,消费者可能想买Q1的数量,他们实际支付的价钱总额为OP1BQ1的面积(=OP1×OQ1)。可是,他们原本愿意支付更多的价钱,比如他们愿意以接近于P的价格购买这种商品,消费者原本愿意支付OPBQ1那么多钱。

因此,在消费者实际支付总额与其愿意支付总额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即PP1B的面积,这就是消费者剩余。所以,从直观上看,消费者剩余是一条需求曲线下的总面积(OPBQ1)与消费者实际支出的面积(OP1BQ1)之间的差额。

如果某种商品或服务(特别是被认为很重要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或下降)了,就说消费者受到了损害(或获得了收益)。

在图1中,假定初始价格为P0。在此价格上,消费者剩余是E和F两部分的面积之和。当价格上涨到P2时,消费者剩余就缩小为E的面积,这样,F的面积就是因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消费者剩余损失。

反之,价格从P0下降至P1,G的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收益。消费者剩余的收益与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和需求弹性。

图1 消费者剩余

如果价格变动的幅度很大,比如从P1不是上涨至P0而是大幅度提高到P2,则消费者剩余损失是(F+G)的面积,大于G的面积。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与消费者剩余收益的关系。

需求弹性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也有直接关系。我们看一下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如图2所示。

初始价格是P0,新的价格是P1。按照初始价格,消费者的支出额是(J+K)的面积;按照新的价格,消费者的支出额是(M+J)的面积。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需求缺乏弹性,显然M的面积大于K的面积。因此,尽管消费者因价格上涨而减少了购买量,但实际支出的要比原来的多。

消费者剩余损失是(M+L)的面积,其中L的面积是消费者剩余净损失。

图2 需求缺乏弹性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剩余

在竞争性市场中,有些生产者以正好等于市场价格的成本生产若干单位产品,而有些生产者的成本可能低于市场价格,即使市场价格下跌,他们仍愿意继续生产和销售。

因此,这些生产者从销售这些产品中获得一种收益,这种收益就是生产者剩余。就单位产品来看,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接受的市场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从市场整体来看,生产者剩余等于供给曲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面积。

我们考察看一下图3中的供给曲线。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是P1,生产者可能想卖Q1的数量,他们获得的价钱总额为OP1BQ1的面积(=OP1×OQ1)。

可是,生产者原本想获得OPBQ1那么多钱。因此,在生产者实际获得总额与其原本想获得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即PP1B的面积,这就是生产者剩余。

图3 生产者剩余

如果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或下降)了,就说生产者获得了收益(或受到了损失)。在图3中,假定初始价格为P0。在此价格上,生产者剩余是(E+F)的面积。当价格上涨到P2时,生产者剩余收益就是G的面积;反之,价格从P0下降至P1,F的面积就是生产者剩余损失。同消费者剩余的情况类似,生产者剩余的收益与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和供给弹性。

3.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应用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概念是评价公共政策效应的有用工具。

由于消费者剩余测定消费者总的净收益,通过计算消费者剩余变化可以测定公共政策给消费者带来的损益;由于生产者剩余测定生产者总的净收益,通过计算生产者剩余变化可以测定公共政策给生产者带来的损益。在财政学领域里,政府的许多行为和政策(如征税、补贴、价格管制等等)的效果都可以用这两个概念来评价。

为了说明如何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评价政府政策,我们以价格管制作为例子。在图4中,如果没有价格管制,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是P0,均衡数量是Q0。倘若政府觉得价格P0太高,并规定价格不能高于最高限价PM,其结果是:在这一较低的价格上,生产者(特别是那些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者)将减少产量,这时的供给量为Q1;消费者在这一较低的价格上将增加需求,愿意购买的数量是Q2;这时,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了短缺现象。

不仅如此,政府的价格管制将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变化。

由于价格管制,那些能买到商品的消费者现在可以低价PM买进,获得的剩余是A的面积。但是,由于供给量下降,有些消费者买不到商品,他们的消费者剩余损失为B的面积。在图4中,由于面积A>面积B,所以,消费者剩余的净变化为正值。

图4 价格管制与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变化

我们再看生产者剩余的变化。现在仍然生产数量为Q1的生产者只得接受较低的价格,其生产者剩余损失是A的面积。同时,总产量下降,导致生产者剩余额外损失,其程度为C的面积。

因此,生产者剩余的总变化为-A-C,价格管制显然使生产者遭受损失。

现在的问题是,价格管制导致的消费者剩余收益是否可以抵消生产者剩余损失呢?从图4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变化是A-B,生产者剩余变化是-A-C,剩余的总变化是A-B+(-A-C)=-B-C。

可见,生产者剩余损失超过了消费者剩余收益,总剩余的净损失(-B-C)通称为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因此,这种价格管制政策造成低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