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财政不平衡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第851页(13048字)

【内容介绍】:

目前,之所以出现赤字笼罩全球的现象,在我们看来,不仅由于政府多多少少接受了占上风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而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而且也是财政收支活动与管理过程中内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我们在研究财政赤字这一经济现象时决不能忽视的。只有认清财政的不平衡性,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财政赤字的源流,才能有效地制定出正确的财政政策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

1.财政不平衡的必然性

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虽然全部“价格”都比较重要,但有些价格不但重要,而且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均衡中,有些关键价格,比如汇率、利率、工资率、某些重要商品(如能源)的价格以及国营企业产品的价格等,无疑决定着某些商品或有些生产要素的供求是否相等。在没有任何限制的场合,价格应使市场出清,以取得均衡价格。例如,如果一国进出口的平衡,是该国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实现的,那么,带来这种平衡的汇率并不是真正的均衡汇率。

同理,如果一种利率所带来的信贷供求平衡主要是依赖信贷配额措施来实现的,则这种利率也不是真正的均衡利率。同样,财政平衡这个概念也有类似的问题。

一般假定,在一年当中,当政府的财政支出由财政的经常性收入弥补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的财政平衡了。

然而,倘若我们对此作更仔细的研究就会发现,在某一特定的年份里,财政的收支相等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体的财政均衡。我们还必须考虑到预算平衡的期间选择、预算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预算的整体平衡与部门平衡、预算的配置平衡、预算的分配平衡等。财政的不平衡因素必然广泛地存在于财政部门。

1.1 预算平衡期间的长短

政府的财政收支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是相等的吗?对此问题,人们的看法各有千秋。有人可能首先要问的是:财政收支的恒等关系是存在于一个月、一年、一个经济周期(或商品的生产周期),还是一段更长的时期?无论如何,这里存在着一种与消费函数理论所强调的相同的问题:即虽然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预算是以12个月为一个财政年度,但一般来说,仍有把财政的收与支相连的时间长短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坦兹(Tanzi,1982,p.1070)曾经指出,以一年为基础来论财政平衡与否,在原始的农业经济时代,它可能还具有一定意义,但在现代工业经济时代,这种时间限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事实上,倘若我们赋予政府具有稳定经济的功能,就像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所推崇的那样,那么,我们就不一定非要财政收支在每一年内相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调节社会经济运行,其调节的主要对象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结构的平衡。为了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特定年度的财政预算可以是平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因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及其结构的调整很难在一个年度内完成。

因此,财政收支相等的适当时间也许表现为一个周期或较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即使以周期的观点来看,也不是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经济稳定与资源配置之间所发生的矛盾。

例如,一个打算投入大量经济性支出以促进将来经济增长的政府,可能要以公债来筹措部分资金。这种财政支出由于假定能够促使将来的经济以高于现在的速度增长,政府就会比较容易地还清债务。如果政府真的利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资金问题,那么,只有在这种基础上估价才是合适的:即全部将来的支出的折现值必须等于全部将来收入折现值。

大量增加经济性支出的麻烦是,任何特定时期的财政收支差额可能会对将来的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经济性支出若通过国内货币扩张来融资,无疑要冲击现行价格体系,引起物价波动;如果它是用资本流入来融资的,诸如汇率的估价、非贸易商品部门的通货膨胀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以周期的观点看待财政平衡时,宏观经济中的稳定与微观经济中的配置之间产生的摩擦。

1.2 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

与平衡期间长短的选择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的差别问题,这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可靠的平衡是指长期支出与长期(或维持的)收入之间的平衡,还是指年度支出与年度收入(不论它们是否可维持下去)之间的平衡?这个问题不但在理论上争论不休,而且在实践中也难以掌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区别开来至关重要。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其收入甚至包括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没有“长久”的性质。

例如,海湾战争使某一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迅速上升,或者使得这个国家原来卖不出去的商品成为紧缺物资,这个国家就会得到相当丰厚的额外收入,但这种财政收入的增加不一定能维持多久。这时,该国政府就面临着财政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倘若该国政府意识到这种意外的财政收入增加会随着出口繁荣的不复存在而消失,那么,该国政府(1)就不应以相同的数额增加财政支出;(2)能在这种额外收入下降或消失时,及时地、等额地降低支出;(3)绝对不能用这笔收入作为经常性支出的资金来源,因为经常性支出一般比资本性支出更具有“刚性”或“长久性”。这就是说,政府如果面临着额外收入的增加,在安排预算支出时,不但要考虑当年财政的平衡,而且还要从动态的观点出发,注意将来财政年度的预算平衡。

另一方面,财政收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这也要求我们要从动态的观点看待财政平衡。比如,有些经济性支出最终要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假定这些投资项目是高效率的),成为以后年度的财政资源。

当这类支出发生时,当年的财政状况可能是亏空的,但它却为将来的财政平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整体平衡与部门平衡

通常,所谓的财政平衡或不平衡,指的都是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预算执行结果。但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与财政收支有关的部门不只一个,相反,反映财政关系的公共部门是由许多部门有机构成的,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营企业,有的国家还有社会保险机构、市场委员会、特别基金会等。

随之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部门的收支是从宏观上或全局上来考虑平衡与否,还是政府的每一重要部门都应平衡?

如果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的,预算程序也能得到最适履行,那么,也许只有整体上的平衡才是重要的。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政府的一个部门的赤字有可能被其他部门的盈余所抵消,整个局面令人满意。遗憾的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本深化远未完成,预算程序也未很好地起作用。

因此,某一公共部门的盈余并不能自动地找到出路,用来弥补其他部门的赤字。结果,经济出现严重扭曲。

在有些国家,由于资本市场的限制以及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地方政府的预算盈余不能为中央政府所自动利用(如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来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整个财政部门是平衡的,经济中也会出现货币供给过多的情况。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具有产生盈余的能力,但它们往往也有花掉这些盈余的冲动,支出用于相对来说是非生产性的活动中,而没有用于抵消中央政府的赤字。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不让中央政府把它的盈余拿走,或争项目抢投资,或乱支乱用,或年底突击花钱,或巧立名目,总之,不让自己的预算账面上有盈余。

此外,赢利的国营企业千方百计隐瞒实际利润,尽量减少利润上缴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国营企业把这部分利润用于投资,而有的国营企业则把这部分利润用于职工福利。这不但使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找不到融资来源,同时还加剧了消费膨胀和投资膨胀。

1.4 配置平衡

政府有可能使整个预算平衡,甚至也可以使每个政府部门的预算平衡。但是,为了实现这种平衡,政府可能要以低效率的方式把财政资源配置出去——每种支出方式的边际社会成本可能与边际社会利益之间的差距很大,或者以低效率的税收筹集资金——从某一集团或活动筹措来的资金,其最后一元的社会成本,与从其他集团或活动筹措来的最后一元资金的社会成本有很大差异,站在整个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看,这种财政平衡并没有多大意义。从动态上说,长期高效率的经济要求所有资源,包括私人资源和公共资源,都要得到高效率地利用。

显然,从短期来看,配置平衡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长期经济运行肯定是必要的。这要求,我们在努力实现财政平衡的过程中,必须对财政资源的配置予以高度重视。

1.5 分配平衡

正如在讨论财政平衡时不能完全忽视配置方面一样,分配准则也要给予适当考虑。因为,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财政政策乃至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如果人们广泛地认识到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归宿并不与公认的社会目标相一致,那么,即使财政收支平衡了,从长远来看,这种平衡对于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没有多大促进作用,更不用说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了。但话又说回来,这种考虑在讨论短期财政平衡时,也许无关紧要。

综上所述,财政同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时虽然财政收支总量上是平衡的,但其结构上不相适应;有时虽然在宏观上看是平衡的,但在微观上又有丰有欠;有时虽然从国民经济的稳定上看是平衡的,但从配置、公平的角度出发又是不平衡的,真可谓“此事古难全”。

2.财政不平衡的普遍性

如果把财政不平衡仅仅归于某个原因是不现实的,它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当然,我们若不分巨细地统统列出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无疑是多此一举。这里,我们突出几种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形成机制加以简要分析,用以证明财政不平衡具有普遍性。

2.1 外部冲击与财政不平衡

按照坦兹的定义,外部冲击系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

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从影响一国的财政收支来看,最主要的外部冲击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在现代国际经济体系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出口一种或几种产品来赚取外汇收入。

由于这些商品的供给条件或需求水平发生变化,其价格也随之变动,外部冲击因此就产生了。从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来看,一般来说,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或衰退导致商品的需求量或高或低,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产生直接的影响。

(2)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主要进口商品价格的升降,一方面直接影响着这些商品进口国的实际收入,另一方面还会增减外汇开支。(3)外债成本的变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各国纷纷以国际市场利率付息。所付利息等因素构成外债成本。作为外债举借大户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浮动是不容忽视的外部冲击。此外,由于债权国对债务国的风险意识发生了变化,也使得国际举债成本上升。外债成本一旦提高,不仅影响一国新借资本的成本,而且还提高已借外债(还本付息)的成本。

倘若外债规模很大,且还本期也很短,那么,利息支出便会大幅度提高。要是大部分外债是由政府借的,则预算支出会受到直接影响。(4)国外援助规模的变动。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小国,一种主要的外部冲击来自可利用的国外援助或优惠贷款的突然变更。

如若这一国家一直把它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那么,当这些援助或优惠贷款不复存在时,就会被迫削减其支出项目或规模,否则就得用国内资源来抵充,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上述这些外部冲击对财政状况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无非就是对财政收支两方面的影响。

从支出方面来看。

(1)一个国家在确定某一财政支出项目时,一般要在预算上规定出相应的资金来源。

若外部冲击导致供应其资金的财政收入下降,那么,这些支出就要削减,否则只能增加预算赤字。(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财政补贴巨大,而财政补贴的规模取决于进出口产品的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进口情况下,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或汇率提高,财政补贴就会随之增加;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财政补贴的增加,都会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致使现存的预算赤字更加恶化。(3)某些外部冲击对预算支出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优惠贷款或援助都与特定的项目联系在一起。

如果这些可利用的资金来源发生增减变动,势必直接冲击着这些生产性投资,从而制约着这些项目的规模。

从收入方面来看。(1)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各项外贸税收(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税)一般占其总税收收入的30%还强,主要对出口矿产品的征税收入通常也在18%左右。

而且,对产品和劳务征收的各项“国内税”也常常对进口产品课征。所以,一些发展中国家有50%以上的税收收入与涉外部门的经济活动有关。可以肯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旦处于萧条阶段,其财政收入将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2)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些重要的出口部门(生产石油、磷酸盐、铝土矿等的公司企业)均属国营。当这些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变动时,财政收支无疑要受到直接影响。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外部冲击与财政不平衡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以出口繁荣为例,详细分析外部冲击是如何影响财政平衡的。

首先,我们要做两点说明,第一,出口繁荣是针对那些对农矿产品(如咖啡、可可、锡、铜等)的出口依赖程度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在这些国家中,某一种产品的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比重很大,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这种出口产品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也相当大。第二,所谓出口繁荣,系指一国的出口产品因种种原因,在国际市场上很走俏,其价格迅速上升,该国政府从中得到额外收入的情形。

假定某国的某种产品价格猛增,涉外收入迅速增加。如果该产品是政府专营的,这种额外收入都归政府所有;如果不是政府专营,但政府对该产品课征从价出口税,税收收入将大大增加。倘若政府对该产品不征从价出口税,政府收入也会有所增加,只不过这种收入的增加是间接的,增加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诸如,这种增加的收入,可能是来自额外的进口关税的增加,也可能是来自对所得或本国消费课征较高的税收收入。只有在没有所得税和所有现行间接税都是从量课征等特殊情况下,政府收入才可能没多大增加。

当一国处于出口繁荣时期,政府收入大量增加,政府自以为是彩票中奖者。此时,政府应不应该增加与“永久性”收入有关的支出?或者,政府应不应该把支出水平提高到当期的收入水平?这里,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1)政府对当期收入水平的预期;(2)瞬时经常收入部门的即时投资机会;(3)政府增加支出的压力;(4)政府对增加支出的政治、经济利益的意识。

这种额外或意外收入一般有三种用途:(1)增加经常性支出;(2)增加本国的资本投资;(3)投资于国外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其中包括原有外债的偿付。

如果这种收入增加是暂时的,在这三种选择当中,第一种显然缺乏吸引力。遗憾的是,许多国家面对着出口繁荣,或者认为出口繁荣会持久的错觉引导,大幅度增加经常性的因而也是长久性的财政支出。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恰好等于收入的增加,而且财政部门一直是平衡的,那么,就短期财政状况来说,开始时并不会出现财政不平衡。因此,“长期收入”和“长期消费”这两个概念,对于政府和对于个人是一样的。对个人来说,它们是明确的概念;而对政府来说,它们是规范的概念,因为它们指的是政府的预期行为。面临收入暂时增加的政府,倘若通过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工资、创办新机构、扩大补助范围等,增加长期项目的开支,显然,它也同时播下了将来财政一定不平衡的种子。因为,一旦国外收入下降,政府只得在难以改变的财政收支类型和水平上打算盘。

可是,一般的收入来源已无力给这些额外项目提供资金,而这些项目又都具有只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最后,政府只能选择如此下策:大规模举债,财政赤字恶化。

与此相反,有些国家把这种增加的收入用于资本性支出而不是经常性支出上。

如果这种投资的报酬率同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报酬率一样高,如果“额外”投资支出不超过这种意外收入,如果这种支出在意外收入消失时能随之取消,那么,这种财政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行动方针,但这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危险的作法。(1)即使总支出由经常性收入所弥补,但在支出水平短期内急剧上升时,由于进口的贸易商品不可能大量增加,以及对尚不能交易的商品存在较高的需求等造成的供给刚性,通货膨胀压力会加强。(2)资本支出突然增加所形成的建设项目,其效率不会高。因为,政府的这项决策以及具体执行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作周详的调研,也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来为其服务。(3)资本项目显然带有费用经常发生的性质(如道路必须经常维修等),同时配套工程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这无疑要增加将来的财政支出(Heller,1974,p.251-277)。(4)出口繁荣也有可能在这些新上的建设项目完成之前就不复存在了,而这些投资项目还没有或很少形成生产能力,没有为国家创造收入,而且还需继续投资,政府自然要陷入财政危机之中。

对于一个有临时收入的国家,对付这种情况的最佳选择就是把这种收入看作一种暂时的“暴利”,把它投资于国外。

有几个石油输出国选择的就是这条路。其中,有些国家已在国外积累起相当数量的资产。他们或者购买国外金融资产,或者直接投资于外国的实际资产。

这些外国资产可以随着经常收入的降低而减少,从而稳定财政支出水平(Struckmeyer,1977;Mansfield,1980a,p.401-411;Morgan,1979,p.55-86;Harberger,1981)。

2.2 无弹性税制与财政不平衡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流转税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所得税率又以比例课征制为主的情况下,再加之税务征收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征管技术落后,整个税制势必显现出如下特点:(1)流转税的比重比较大,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的采用还比较普遍;(2)纳税义务发生之时与政府收到相应的税款之时,间隔的时期较长,即所谓的征收时滞;(3)用以确定进口税的海关估价不现实,也就是说,有些国家的海关管理办法是,利用产品的进口价格确定关税,一定几年不变,而有些国家用来确定进口产品国内价格的汇率又不一定反映出这些进口产品的真实国内价格,造成税收收入虚增。因此,在无弹性税制的情况下,随着生产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实际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却相对下降,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Tanzi,1977,p.154-167)。所以,相对减少的财政收入与绝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不相匹配,政府不得不更多地通过中央银行为赤字融资。

通过中央银行为赤字融资,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使得无弹性税制对财政平衡的影响更为严重。坦兹(Tanzi,1978,p.417-451)曾就这种情况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价格无弹性税制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坦兹指出,以前论述通货膨胀财政的文献有其不足之处,即他们假定通货膨胀不会影响来自税制的实际收入。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引起税收的实际收入发生正的或负的变动,而这些变动会增加或减少来自通货膨胀税的利益。

在税制的价格弹性等于1以及平均征收时滞很大的情况下,该模型表明,在通货膨胀率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来自税收和通货膨胀财政的总收入取决于下列各因素值:(1)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税收收入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2)税制的平均征收时滞;(3)通货膨胀率为零时货币-收入比率;(4)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率的灵敏度。

最终的结论是:(1)在通货膨胀率一定的情况下,假定所得税制的价格弹性为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的征收时滞越长,政府损失的税收收入越大;(2)假定税收的征收时滞一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越高,税收收入的实际值越低;(3)在一国的收入体系中,所得税的比重越大,绝对的收入损失将越多。俄伯斯(Erbas,1981)、阿赫维里和科汉(Aghevli and Khan,1978)以及曼斯菲尔德(Mansfield,1980b)等就土耳其、巴西、哥伦比亚、加纳等国家实际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其结论与上述一致。

2.3 国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财政不平衡

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公共企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能列举出影响公共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冲击财政平衡的若干因素。

公共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况。公共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与财政不平衡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国家政策同企业经营的关系以及企业投资冲动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影响 经济效益是衡量公共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好坏的综合指标,也是影响国家取财于企业多少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亏损,一方面会制约或降低来自国营企业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财政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负担不可能不加重。

价格政策的影响 为了放慢价格的上涨速度和工资的提高幅度,政府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会采取限制公共企业的产品售价的价格政策。

这一方面很可能使公共企业出现亏损或亏损增加,另一方面还会减少来自流转税的税收收入,其结果势必使财政超支短收,造成财政不平衡。

就业政策的影响 政府为了实现增加就业的政策,特别要求公共企业单位扩大它们的职工队伍。

这种就业政策提高了公共企业的成本,而产品的价格并未做任何调整,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公共企业投资冲动的影响 公共企业的超额投资是造成政府财政不平衡的另一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公共企业似乎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热衷于高指标,争速度,导致投资总额大幅度增加。有些国家对公共企业几乎没有总体上的资金控制,企业既可以向国外举债融资,也可以以很高的回扣率直接从国内银行部门取得资金,这为公共企业大规模投资大开方便之门。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规模没有增加多少,但经济运行会出现相当大的货币扩张。所以,若按照一般的衡量方法,财政赤字没有反映出整个公共部门的财政状况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2.4 超支短收与财政不平衡

财政支出扩张是造成财政不平衡的经常性因素。

形成财政支出扩张的机制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1)在某些情况下,税收收入的增加满足不了支出的需要,或者由于纯粹的政治原因,政府决定增加公共支出水平,或者由于政府在管理上不能控制住各经费单位的支出,从而形成“长久”和转让支出增加,造成财政不平衡。当支出控制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时,政府早晚要背起这个沉重的包袱。

(2)政府为了实现某些特殊目标,诸如增加就业、公平收入分配等,增加公共支出。(3)政府也受国际示范效应的冲击,企图实施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得到融资的福利计划。(4)还有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扩军备战,加速国防现代化,军费支出与日俱增。上述种种方面都是导致政府有可能超支的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形成机制都是人为的,但它们又是难以避免的。

短收主要表现在税收上。

税收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之一。税收收入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财政平衡状况。

简而言之,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长,税收收入才能不断增加。

相反,如果在某一财政年度内,生产经营活动停滞不前,国民收入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或者有所下降,在累进税制下,税收收入下降的幅度要高于生产下降的水平。其次,税收结构不合理,税率定得偏高,也可能造成短收。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该设置的税种没有出台,造成有些收入来源的“浪费”;二是各税种之间相互掣肘,降低征收效率。两者都使该收上来的税“藏富于民”。如果税率定得过高,甚至达到了“禁区”,势必抑制经济活动的发展,反而使税收收入下降。

再次,税务管理软化,缺乏应有的法律威严,导致许多侵蚀国家利益的行为,使国家收入大量流失。

2.5 意外事件与财政不平衡

人与自然虽然不是绝对对立的,但天灾人祸仍屡见不鲜。当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时,政府一方面要减轻这一地区的赋税,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追加支出,以资援助。在编制国家预算之时,既不能肯定意外事故是否发生,又无法准确估计其所费多少。

故此,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

总之,上述所讲的各种情形虽然有些典型化,但它们概括了引起财政不平衡的普遍因素。

这些因素当中,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然的。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无不存在于世界各国和每一国家的各个时期。这就是造成财政不平衡因素的普遍性。

3.结语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我们考察一国的财政状况,不能只限于一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支差额的分析。

因为,某一特定年份的财政执行结果,也许对该国的经济特点以及基本财政趋势说明不了什么。若该年的财政状况是由收入的临时增加或长期支出的暂时减少(比如暂缓增加工资)所改善的,那么,好景不会太长。相反,若该年度遭受了自然灾害,发生临时收入损失或一次性支出,这都有可能造成财政赤字,但就长期财政状况来看,情况也许有所好转。

而且,只有把当年的财政状况放到长期中来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估价。我们的主要结论是:在既定的一年中,财政收支相等并不是财政平衡的充分条件,而“长期”概念要求我们,在研究财政收支平衡时,既要考虑到将来的临时收入或意外收入,又要考虑到来自资本投资的收入。因此,尽管财政的收与支暂时是不平衡的,但平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与储蓄动员(Fiscal Policy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Saving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ghevli, B. B. and M. S. Khan, 1978, Government Deficits and the Inflationary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MF Staff Papers, Vol. 25.

Erbas, S. N. , 1981, Effects of Inflationary Finance on Tax Revenue under Progressive Tax Structures with Collection Lags: an Application to Turkey, mimeo, 17 April.

Harberger, A. C., 1981, Dutch Disease-How Much Sickness, How Much Boom? mimeo, October.

Heller, P. S. , 1974, Public Investment in LDCs with Recurrent Cost Constraint: the Kenyan Cas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88.

Mansfield, C. Y., 1980a, A Norm for a Stabilizing Budget Polic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16.

Mansfield, C. Y., 1980b, Tax Base Erosion and Inflation: Ghana,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Vol. 17.

Morgan, D., 1979, Fiscal Policy in Oil Exporting Countries, 1972 -78, IMF Staff Papers, Vol. 26.

Tanzi, V., 1977, Inflation, Lags in Collection, and the Real Value of Tax Revenue, IMF Staff Papers, Vol. 24.

Tanzi, V., 1978, Inflation, Real Tax Revenue, and the Case for Inflationary Finance: Theor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rgentina, IMF Staff Papers, Vol. 25.

Tanzi, V., 1982, Fiscal Disequilibriu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