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385页(642字)

【生卒】:1924—

【介绍】:

白俄罗斯作家。

白俄罗斯人民作家(1980)。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4)。

参加过卫国战争,战后当过新闻记者和编辑。1986年当选为原苏联作协理事会常务书记。

贝科夫从描写战后白俄罗斯农村生活开始创作生涯,50年代中期开始转向卫国战争题材的创作。1960年第一部中篇战争小说《鹤唳》的问世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的中篇小说《第三颗信号弹》(1962,获同年度白俄罗斯国家奖)被文艺界看作是具有“战壕真实”特色的重要代表之一。

60-80年代,他相继创作并发表了一大批中篇战争小说,其中主要有《阿尔卑斯山颂歌》(1964)、《死者不痛苦》(1966)、《索特尼科夫》(1970)、《方尖碑》(1972)、《活到黎明》(1972,与《方尖碑》一起获1974年苏联国家奖)、《他的营》(1975)、《狼群》(1974)、《一去不返》(1978)、《劫难的标志》(1983,获1986年列宁奖)、《采石场》(1986)、《在迷雾中》(1987)等。虽然上述作品保持了《第三颗信号弹》的艺术特色,篇幅不长,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心理描写深刻、细腻,但其思想内涵却在不断变化:既注重战争生活的真实描写,又不偏废表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在加强道德探索意向的同时,将目光投向战前和战后的和平生活,提出维护今天的世界和平的重大课题,战斗画面却趋于淡化。

1990年发表中篇小说《围捕》,作品完全取材于农业集体化运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