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83页(570字)

【生卒】:1943—

【介绍】:

英国批评家。

早年就读剑桥,1969年在雷蒙·威廉斯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64至1969年在剑桥耶稣学院任见习研究员,1969年后在津瓦德姆学院任研究员。1967年发表《莎士比亚与社会:评莎士比亚戏剧》,指出莎士比亚时代同我们的时代一样,仍可能存在某种威胁个人真实性的机制,即资本主义产生的那种阶级体系。在《流放与流亡:现代文学研究》(1970)中,他试图解开一个谜:为什么20世纪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是一位波兰人(康拉德)、两位爱尔兰人(乔伊斯和叶芝)、三位美国人(詹姆斯、庞德、艾略特),而其中唯一的英国人(劳伦斯)则出身于远离文化中心的工人阶级家庭?《批评与意识形态: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一书发表于1976年。在该书中,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基础,并指出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而不属于经济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一事实被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所掩盖。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历史,但又不受历史的局限,因而它比其它的生活观有着更深刻的洞察力。在《沃尔特·本杰明,或革命批评的发端》(1981)中,他称卢卡契、萨特、考德威尔以及他自己为20世纪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家。其他着作有《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批评》(1976)和《文学理论》(198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