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56页(1049字)

【生卒】:1897—1982

【介绍】:

法国人、小说家

生于巴黎。原姓安德里厄(Andrieux)。是个私生子,由母亲抚养长大。曾学医。1919年与布勒东、苏波一起创办《文学》杂志,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1920年发表小说《阿尼塞》和诗集《节日之火》。

1925年出版诗集《永动集》。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的土包子》,被认为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1927年他参加法共,翌年与女作家爱尔莎·特里奥莱相遇,共同生活,使他的创作发生转折。他数次访苏。

1934年发表诗集《乌拉,乌拉尔》,同时开始发表以《现实世界》为总题的5部小说,头两部是《巴塞尔的钟声》(1934)和《富贵区》(1936,获勒诺陀奖)。1940年阿拉贡应征入伍。

法国沦陷后他来到巴黎,参加筹建全国作家协会和筹办地下文艺刊物《法兰西文学报》。回南方后又创办《星星》杂志和《武装的德省》日报。抵抗运动期间,相继写出《断肠集》(1941)、《爱尔莎的眼睛》(1942)、《蜡像馆》(1943)、《法兰西晨号》(1945)等诗集,鼓舞人民抵抗的斗志,预告胜利的未来,被誉为法兰西民族诗人。

战后阿拉贡领导《今晚报》和《法兰西文学报》,积极从事和平运动,1954年被选为法共中央委员。他发表多种论文,如《光明与和平》、《共产党人》(2集)、《雨果,现实主义诗人》、《艺术和民族感情》,还出版诗集《眼睛与记忆》(1954)。小说方面,继《现实世界》的第三部(双层车上的旅客》(1942)和第四部《奥雷利安》(1944)之后,又于1949至1951年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共产党员》(6卷),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法国的重大事件,表现他的政治信念。

1965年作者将这部小说彻底修改后再版,加了一篇《现实世界后记》。1956年阿拉贡出版自传体诗集《未完成的小说》,对自己走过的历程进行反思。1958年发表历史小说《受难周》,以1815年拿破仑登陆后一周路易十八狼狈逃窜为背景,描写画家籍里柯选择艺术的过程,用历史题材寄托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1959年阿拉贡获“列宁和平奖金”,同年发表评论集《我摊牌》。此后创作“新小说”,如《假假真真》(1964)、《处死》(1965)、《布朗什或遗忘》(1967)、《戏剧/小说》(1974)。诗集有《爱尔莎》(1959)、《爱尔莎的迷狂者》(1963)等。

1982年发表诗集《告别集》,同年获密特朗总统授予的荣誉勋位团十字勋章,12月24日死于巴黎。

上一篇:阿波利奈尔 下一篇:阿尔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