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59页(594字)

【生卒】:1862—1923

【介绍】:

法国小说家、评论家、政治家。

生于孚日省。青年时去巴黎攻读法学,但把兴趣放在文学上,曾创办文学小刊物《墨迹》,共出4期。小说三部曲《自我崇拜》,包括《在野蛮人的眼皮下》(1888)、《一个自由人》(1889)、《贝蕾妮丝的花园》(1891),具有病态的浪漫主义色彩。另一部长篇三部曲《民族活力小说》,包括《背井离乡者》(1897)、《召唤战士》(1900)、《他们的形象》(1902),和稍后时期创作的《斯巴达之游》(1906)、《柯莱特·博多什》(1909)、《有感受的山岭》(1913)等小说,因体现了明显的反德爱国情调而被称为“洛林小说”系列。他的爱国主义几乎达到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地步,在当选南锡和巴黎的议员时他就呼吁向德国复仇,在当时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德雷福斯事件、巴拿运河案)中都表现了激烈的民族主义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不断在报刊上发表爱国主义的文章。

190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着有政治、艺术、考古着作多种,写有日记多卷(编入1926年的《我的手册》中)。

晚年写有小说《奥隆特河畔的花园》(1922)、《东方诸国的征服》(1923),留有遗作短篇小说集《世界之外的任何地方》(1958年出版)。他的《格列科或托莱多的秘密》(1911-1923)是一部主观色彩浓重的艺术论着。

上一篇:巴雅韦尔 下一篇:巴尔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