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16页(1049字)

【生卒】:1913—

【介绍】:

法国作家。

生于达加斯加。童年时代在法国东比利斯省度过。曾在巴黎、牛津、剑桥等地大学求学,并随名师学过绘画艺术。1936-1939年间游历西班牙、德国、苏联、意大利、希腊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蒙参加骑兵团作战,参加着名的梅茨战役,被俘后逃脱。战后,西蒙在故乡经营葡萄种植园,并从事写作。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有处女作《作弊者》(1945)、《钢丝绳》(1947)、《春天的加冕》(1954)等,这几部作品基本上不脱离传统的写法,发表后反响不很大,读者很少。第二阶段的创作开始采用新小说派的主题和技巧,发表了《风》(1957)、《草》(1958)、《佛兰德公路》(1960)和《豪华旅馆》(1962)等。其中《佛兰德公路》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以他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经历为题材,中心情节是1940年大战初期法国溃败,交织着主人公乔治在战后的某夜晚对往事的回忆,他如何被捕,还有他的两个战友布鲁姆和依格雷齐亚如何关心自己的战马,三个人的声音彼此呼应,像一支“梦幻曲”。作者的目的在于“铸造一种结构,从而将现实中相互交错的因素一一叙述出来”。这部作品使他一举成名,跻身于“新小说”派作家之列。

此后,他迁居到巴黎。后期,他的“新小说”技巧自成一格,发表了小说《历史》(1967)、《法尔萨卢斯之战》(1969)、《瞎子欧里昂》(1970)、《导体》(1971)、《三折画》(1973)、《农事》(1981)和《蓓蕾妮丝的秀发》(1984)、《邀请》(1987)、《刺槐》(1988)等。

其中《三折画》和《农事诗》写得最成功。西蒙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战争、旅游和生活”,坎坷的前半生和丰富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五彩斑斓的内容,使他的作品有血有肉,富有真实感。

他的小说创作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把绘画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之中,使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一样具有共时性,多面性,让历史、现实、回忆、梦境、想象、幻觉同时出现,使小说既像一幅巨型油画,又像破碎的彩色玻璃画面构成的万花筒。西蒙的小说还注重于情节的连贯性,时间自由跳动,场景相互交错,他喜欢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潜意识活动来表现人物和动作。

他往往运用长达一两页的、没有标点符号的句子,起伏、回旋、错乱的结构,描绘各种瞬间的感觉和现实生活中许多小事的混乱状态。克洛德·西蒙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0年代末发表有回忆录性质的小说《植物园》(1997)。

上一篇:塞尔 下一篇:西莫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