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瑟纳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24页(883字)
【生卒】:1903—1987
【介绍】:
法国女作家。
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母亲原籍比利时,在生她后不几天就去世,父亲携幼婴回法国居住。她从小就在家庭教师和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坚持自学,阅读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受过严格的文化教育,精通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青少年时,她曾参观许多名胜古迹,游历欧洲和美洲,曾在许多国家居住过,1937-1949年在美国定居10多年,获得法、美双重国籍。
她热爱希腊和地中海文化,而且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对历史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的素材。她是位多产的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从20年代开始,1921年发表她在16岁时写的诗集《幻想的乐园》,后又发表诗集《众神未死》(1922)、《阿勒希伯的种种仁慈》(1930)。她主要在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
1929年,小说《亚历克西或徒劳的搏斗的条约》描写主人公婚姻失败后的苦闷、矛盾和追求,发表后受到评论界的赞赏。30年代她连续发表小说《新欧律狄刻》(1931)、《死神驾车》(1934)、《火》(1936)、《东方奇观》(1937)和《一弹解千愁》(1939)。其中《一弹解千愁》比较成功,写1918年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战争的插曲,没落的贵族阶级在苏维埃革命前徒劳无益的反抗。1949年她从美国回到巴黎居住,紧张地创作小说《哈德良回忆录》,1951年发表后获得巨大的成功,翌年获得妇女文学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
这部已经翻译成多国文字的小说,使作者名闻遐迩。尤瑟纳尔的另一部代表作是《熔炼》(1968),发表后又受到盛赞,再次获得妇女文学奖。尤瑟纳尔年过古稀,仍笔耕不辍,晚年又发表小说《虔诚的回忆》(1974)、《北国档案》(1977)及《像水一样流》(1982)。她的作品还有诗歌、剧本、译作和论着等。
评论界认为尤瑟纳尔的作品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主要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内心的共鸣,以优美、清晰、有高度修养的文笔取胜。1968年被选入比利时皇家学院。1980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