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930页(610字)

【生卒】:1892—1977

【介绍】:

美国小说家

生于里兰安纳波利斯。就学于华盛顿学院。他的作品情节紧张激烈,笔调流畅,充满性描写,代表着三四十年代在美国盛行的“硬汉派”写作风格。由他的小说改编成3部美国经典影片:《加倍赔偿》(1936年出版,1944年拍片)、《米尔德里德·皮尔斯》(1941年出版,1945年拍片)和《邮差总是两次按铃》(1934年出版,1936年改成剧本上演,1946年拍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外服役,编辑一份军队报纸。在华盛顿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在巴尔的摩的两家报社《美国人》和《太阳报》任编辑。

1923至1924年任安纳波利斯圣约翰学院的新闻学教授。1924至1931年在纽约市《世界》杂志社任主笔。

42岁时出版第一部小说《邮差总是两次按铃》,取得惊人的成功。小说所描写的肮脏的环境,妄图通过暴力达到目的的人物性格和其节奏紧张的散文体,都成为他以后作品的特点。《小夜曲》(1937)描写了一位在性欲上对男女两性都有兴趣的主人公,在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同类中的三个》(1943)收集有小说《罪恶的女人》、《加倍赔偿》和《贪污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发表作品,其中有《蝴蝶》(1947)、《飞蛾》(1948)、《他的罪愆的根源》(1954)、《魔术师的妻子》(1965)和《虹之端》(1975)。但这些都没有早期作品那么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