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66页(1179字)
【生卒】:1930—
【介绍】:
法国哲学家兼文学理论家。
生于阿尔及尔。在法国长大并完成高等教育。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书,并长期担任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现为法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并任美国厄湾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德里达虽然不是专门的文学批评家,但他的哲学着作,尤其他鼓吹的解构主义,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有人说他是文学研究中的“催化剂”。德里达的思想核心是打破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他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幻想,因为任何符号都不能成为充分的存在。他用自造的术语“差延”(详见“差延”条)表示符号的分裂性质。
“差延”包括差异和推延双重涵义。差异是空间概念:符号由一个差异系统产生,在这个系统中差异是分离的;推延是时间性的:“能指”无止境地推迟“存在”,如查字典时一个能指的所指又会成为能指的循环过程。
这种差延破坏人们喜欢保持一个中心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写作”(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德里达用“替补”(supplement)表示“说话”与“写作”间的不稳定关系:写作不仅补充说话,而且替代说话。
他认为,写作有三个特征:1.写出来的符号是可以重复的记号,不仅在具体语境里发现记号的主体不出现时可以重复,而且特定的接受者不出现时也可以重复;2.写出的符号可以打破它的“真正语境”,可以在无视作者意图的不同语境里被阅读,也就是说,任何符号或一连串的符号都可以“移植”到另外语境的话语当中,像文章中的引语那样;3.写出的符号在两种意义上发生“分离”或“拉开距离”:①在特定符号关系中它与其他符号分离;②它与“现时的参照”分离,就是说它只能指并非现时现在的东西。这些特征表明,写作是不可靠的,而写作所“替补”的说话也是不可靠的。根据上述看法,德里达认为,“结构”的概念,甚至在结构主义里也总是预设某种意义的“中心”。这个中心支配着结构,但本身不受结构分析的左右,要找出这个“中心”的结构就必须找出另一个中心。
人们总希望保持一个中心,因为它可以使人的存在呈现出来。但这个中心是虚构的、不确定的,必须揭穿它的虚构性的不确定性,就是说,不能让一个系统里的任何一极成为中心。
这种揭示过程就是“解构”,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习惯。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尤其他对“写作”和“说话”的质疑,非常适于文学“实义”和“比喻”的关系,因此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美国甚至掀起了一场解构主义批评的运动,他的主要着作也都在美国翻译出版。
德里达的主要着作包括《语言和现象:胡塞尔现象学里的符号问题导论》(1967)、《论书写学》(1967)、《写作的差异》(1967)、《扩散》(1972)、《哲学的边限》(1972)、《鼓励:尼采的风格》(1976)、《模仿/楔合》(1985)和《文学的行为》(199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