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1081页(821字)

又称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首创,后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和艺术门类的心理学流派。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在此基础上又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为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性欲为最重要的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要求实现与满足,但被超我按“道德原则”压抑在潜意识中,形成各种情结,如“俄狄浦斯情结”和“埃莱克特拉情结”。本能的能量称为“利比多”,是人类的心理动力,它总在寻求本能和欲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曲折的满足形式(睡眠使人的“精神内部检查官”作用放松,本能伪装后从潜意识进入意识);而艺术创作,也是一种类似的、高尚的形式,它以想象代替行动,使本能在幻想中得到满足,在创作中得到“升华”。他认为这便是艺术产生的根源和意义。弗氏还援引了一些创作实例作为他的论据。

他认为哈姆莱特的“延宕”、达·芬奇《岩面圣母》中婴儿对母亲的依恋,都是“俄狄浦斯情结”起作用的结果。弗洛伊德主义者们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恩斯特·琼斯(Ernst Jones)对弗氏关于哈姆莱特的看法作了尽情的发挥,以致写成了一部专着《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1949);莫里(Henry A.Murry)在分析《白鲸》时,将作品中的白鲸、大副和船长分别看成是作者本人“超我”、“自我”和“本我”的象征;肯尼斯·柏克(Kenneth Burke)在其《弗洛伊德与歌分析》(1939)中,提出了“自由联想精神分析”的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柯勒律治诗歌的分析。

精神分析的运用走向极端便出现了牵强附会的泛性欲主义,把人类一切行为都归结为性欲的满足与压抑,将文学的丰富性简单化,使批评公式化。弗洛伊德主义对创作实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梦幻与潜意识已成为现代主义作家们的主要表现对象。它甚至成为超现实主义直接的理论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