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文史地辞典》第161页(874字)
【生卒】:1899—1935
【介绍】: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之一,着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幼名阿双,又名爽、霜。江苏常州人。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读书,开始接受新思潮影响。“五四”运动爆发时,积极参加并参与领导学生运动。1920年3月后,参加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去苏联考察。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过苏俄召开的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会见过列宁,任东方大学中国班助教、翻译。在留学期间写有两本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1923年回国。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主编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杂志、《向导》周报,成为党的杰出的组织家、宣传家。1927年,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1927年冬至1928年初春,在担任中央领导工作时,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8年7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同年又出席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0年由苏联回国,主持召开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停止了危害党的立三路线的执行。1931年至1933年在上海养病,并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用很大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工作,写了大量有指导性的文艺论文,创作了五、六十篇诗和政论相结合的杂文,对发展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1月,到瑞金中央根据地,被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和人民教育委员,负责宣传、教育工作,培养了党的文化艺术干部。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抗日时,留在江西根据地担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2月28日随红军过福建汀州时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着作出版的有:《海上述林》(由鲁迅整理出版)、《瞿秋白文集》(四卷)、《瞿秋白选集》、《瞿秋白论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