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三民主义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29页(1349字)

孙中山制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包括民族、民权和民生三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案,用以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面临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三个主要问题。旧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概括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时即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入会誓词,《兴中会章程》中也表达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主张。

这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理论的最初及最简要的表述。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流亡国外期间认真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发现“国家富强”、“民权发达”的“欧洲列强”,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尖锐。

于是希冀“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1903年孙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东京军事训练班誓词。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此誓词为纲领。孙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概括此纲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通过与保皇派论战,三民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先进的革命理论和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向,产生过重大的历史作用。

当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孙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基本相同,体现了以孙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进步性。对于孙晚年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进展,宋庆龄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不但承担了大部分的实际工作,参与孙与共产国际的代表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大部分会谈,孙与列宁的函电“多由孙夫人及廖仲恺、朱执信等”起草,而且在思想方面与孙共同总结探讨;当国民党右派游说宋,要宋对孙施加压力,使其放弃新三民主义及三大政策时,宋即表示“我拒绝这样做”,以炽烈的爱国主义、激进的民主主义和执着的进取精神,坚决支持孙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和制定三大政策。

孙逝世后,宋继承、捍卫和发展孙的新三民主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推行“相反的政策”。大革命失败后宋为捍卫新三民主义的纯洁性和革命性,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对各种歪曲阉割孙中山思想的观点进行批判,对孙的革命理论进行阐发,坚持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不可分割性,并融进时代的内容。

对于民族主义,宋赋予其彻底的反帝及国际主义的内容;把“普遍民权”的民权主义发展成为实现彻底的人民民主;把作为社会经济改革纲领的民生主义发展成为真正的社会革命的旗帜。坚决实行联俄及联合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共同奋斗;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工农阶级为革命的主力军并以工农及广大民众获得解放和幸福为革命的目的。

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赋予新三民主义以更深广的内涵,使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联贯起来,使孙的思想与学说在新的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成为动员各界及各阶层人民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事业的旗帜,成为凝聚更广泛的爱国阵线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

上一篇:三反运动 下一篇:宋庆龄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