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书籍:引用语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03:10:3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四川辞书出版社《引用语辞典》第334页(405字)
知:同“智”。
|仁者发现“道”有“仁”的蕴涵就称之为“仁”;智者发现“道”有“智”的蕴涵就称之为“智”。|表示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就不同。
语出《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然圣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绝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刘彦和《诠赋》曰:‘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余论赋则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风诗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也引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夫书之难以一端尽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